古早味 - 草仔粿 ( 烏草龜粿 )
一般製作草仔粿的粿皮材料常用兩種植物: 鼠麴草 或 艾草
鼠麴草-做草仔粿的原料之一。
鼠麴草的季節只春天才有。
在清明節前後在路邊或是田邊都可以看到。
艾草 -做草仔粿的原料之一。
台語叫做:ㄏ一ㄚ
音似台語燒開水說的ㄏ一ㄚ ㄉㄟˊ 的 ㄏ一ㄚ
葉片是細長的條狀,全年可見。
通常會將艾草 (或鼠麴草) 曬乾存放冰箱,方便日後隨時取用,用時再把它用水泡軟。
( 新鮮的艾草用水煮幾分鐘,撈起待涼,擰乾水份剁碎曬乾。)
曬乾的艾草用水泡軟後,擰乾水份備用。
餡料:
曬乾的菜脯米浸泡一下洗淨切碎備用。
素的做法:
油、切碎香菇、切碎素肉,爆香後加入菜脯米、水、鹽、糖、適量的胡椒粉,拌炒做成的餡料。
葷的做法:
油、紅蔥頭、蝦米爆香後加入菜脯米、水、鹽、糖、適量的胡椒粉,拌炒做成的餡料。
香蕉葉洗淨用熱水燙過擦乾,剪成所要的大小,鋪在草仔粿下。
粿皮:
先將糯米(長的或圓的皆可)泡軟,用果汁機打成米漿,裝入”粿袋”中綁緊,用大石頭壓乾。
製作”粿粹”:糯米漿壓乾後拿幾塊,用電鍋蒸至透明就是粿粹。
蒸的時候在鍋底部放點油比較好拿起來。
其他的弄碎,加入泡軟擰乾的艾草、糖、粿粹、一點油,用力搓揉成糯米糰。
糯米糰捏成小塊,包入炒好的餡料,放在粿印模子上壓印後,放到剪好的香蕉葉上,放入蒸籠用中火蒸熟。( 火不可以太大 ) ,蒸的過程中要翻一下蓋子,這樣蒸起會比較漂亮。
蒸熟後的草仔粿塗上薄薄的沙拉油,就完成了。
若用電鍋蒸,外鍋放 2 杯水,跳起來就可以了。